学校受邀参加贵州省文化馆“文化会客厅”系列活动

       5月24日,学校受邀参加了由贵州省文化馆主办的“文化会客厅”系列活动第3期“文旅融合背景下非遗传承与创新”的主题活动,活动以“专家主题讨论+非遗文创市集”的形式展开

       在场外,非遗文创市集以贵州非遗文化为主线,将现代文化创意、时尚元素融入其中,精选以苗绣、苗银、蜡染、剪纸、傩戏、牙周陶等相关贵州非遗元素进行创新创意的文创品牌进行现场展示。我校“由美再生”公益项目组向观众们展示了利用各种用废旧衣物加以拼布、刺绣等非遗技艺制作而成的玩偶、抱枕、挂画、手提包等文创产品。该项目将人们不需要的旧衣物进行回收,发挥创意,利用一些非遗技艺做成大家更喜欢的成品,一方面既普及了环保理念,也带动了非遗文化的传承。

image.png

专家讨论现场

       贵州省文化馆党委副书记、馆长龙仕勇致辞,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贵州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促进会名誉会长谢彬如主持对话交流,贵州师范大学文学教育与文化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朱伟华,贵州理工学院副教授郑波参加主题交流。参加活动的还有贵州省文化馆党委专职副书记邹欣,贵州省文化馆副馆长李万红,以及部分高校负责人。

        在讨论会上,专家们结合主题开展深入交流讨论。谢彬如谈到,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遭受冲击,造成很多民族文化艺术现象的流失、损毁、衰弱、消亡。因此我们要抢救和保护,抢救和保护的目的则是为了推动传统文化更健康、有机地发展。结合民族传承、民族的历史、民族的社会, 以及新时期的文化振兴,让传统文化彰显出更大的活力,让它在新发展当中形成新的传统,形成新的文化内容、文化形式,从而使传统文化能够更加顺应社会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以及现代人对文化的需求。

朱伟华表示,“非遗+旅游”二者同时具有一种“活态性”,极易结合、延伸为一种产品业态。活态传承属性是非遗市场化的前提,非遗先天具有市场基因,很多非遗项目从诞生起就在千百年的创造、生产和销售中,借助商业的力量才流传至今。

image.png

我校田丹老师为谢彬如主任介绍项目情况

       在场外,非遗文创市集以贵州非遗文化为主线,将现代文化创意、时尚元素融入其中,精选以苗绣、苗银、蜡染、剪纸、傩戏、牙周陶等相关贵州非遗元素进行创新创意的文创品牌进行现场展示。我校“由美再生”公益项目组向观众们展示了利用各种用废旧衣物加以拼布、刺绣等非遗技艺制作而成的玩偶、抱枕、挂画、手提包等文创产品。该项目将人们不需要的旧衣物进行回收,发挥创意,利用一些非遗技艺做成大家更喜欢的成品,一方面既普及了环保理念,也带动了非遗文化的传承。

image.png

我校“由美再生”项目展示

        活动最后,贵州省文化馆党委副书记、馆长龙仕勇表示,非遗资源是文化馆开展以文化人的重要文化资源,今后贵州省文化馆要进一步立足文旅融合大背景,不断解放思想,立足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相关工作实践中推动非遗融入现代生活,满足民众多样化文化需求。




共 1 页 1 条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