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12日下午,贵阳人文科技学院法学院召开了《基层卓越法治人才培养方案》专家论证会。会议邀请了贵州省社科院原党委书记吴大华教授、贵州民族大学法学院教授宋强、贵州省委党校法学部夏丹波主任以及贵州师范大学学报法学编辑孙智教授。会议由法学院副院长黄孝慧主持,法学院院长助理倪亭、法学院教研室主任周婷婷、刘佳、吴娅以及黄杨老师、刘凌云老师参会。
会议现场
会议伊始,法学院副院长黄孝慧对各位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希望专家们不吝赐教,提出宝贵意见。随后,院长助理倪亭向各位专家介绍了制定《基层卓越法治人才培养方案》和《基层卓越法治人才实验班实施方案》基本情况,开设实验班的目的在于培养具备高度法律素养、扎实专业知识和卓越实践能力的基层法治人才,以满足社会的实际需求及探索新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提高法学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会议围绕法学院《基层卓越法治人才培养方案》和《基层卓越法治人才实验班实施方案》展开热烈讨论。吴大华教授指出,培养方案中素质要求应体现“三热爱”,知识应用应体现学生运用法学与其他学科知识方法解决实际法律问题的能力,具有过硬的服务基层法律实务技能,具备社会调查能力,并且学生去向不应该只针对贵州地区,而是培养可以扎根于国家任何基层的法律人才。宋强教授强调,基层卓越法治人才培养要与法学专业人才培养要有区别,实验班要打破传统的培养模式,根据社会需求培养学生的能力。孙智教授指出,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应开设《经济法》《大数据法学》《人工智能法学》《法律思维》等课程。夏丹波主任认为,人才培养目标不够清晰,层次感不强,可从信念、能力、素质三个方面进行调整,建议课程设置增加《党内法规》等相关课程。
此外,法学院教师就课程设置与学分分配、课程建设、师资队伍配备、实验班规模等方面与专家们进行深入交流。
最后,吴大华教授代表专家组作总结发言,对贵阳人文科技学院开设基层卓越法治实验班表示肯定,强调要借鉴其他政法院校相关经验做法,结合自身特色、优势和未来发展趋势,高质量推进新时代卓越法治人才培养。
贵州省社科院原党委书记吴大华教授发言
贵州民族大学法学院宋强教授发言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法学编辑孙智教授发言
贵州省委党校法学部夏丹波主任发言
此次论证会的成功举办,为我院基层卓越法治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也为法学院的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动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法学院基层卓越法治人才培养工作将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果,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