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我校于大学城校区荣幸地邀请到贵州民族大学王建祥副教授,举办了一场以“土体三维变形实验、特征及模型”为主题的精彩讲座。此次讲座由建筑工程学院专职教师吴永松主持。讲座现场气氛热烈,建筑工程学院全体专职教师及大学城校区学生代表积极参与,共享这场知识盛宴。
主持人吴永松老师致辞
讲座伊始,主持人吴永松对王建祥副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致欢迎辞。
主讲人简介
王建祥,贵州民族大学副教授,工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讯评审专家,入选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专家库。主要从事工程材料性能、结构理论及数值分析等方面的研究。主持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1项、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1项、教育厅重点项目1项、教育厅青年基金1项、校级科技项目2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其它课题多项;出版学术专著1部。第一作者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CI、EI检索论文3篇。
王建祥副教授
王建祥副教授凭借其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研究经验,对“土体的研究方法”“土体三位变形试验”和“土体变形的主要特征”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与讲解,不仅拓宽了我校师生在相关领域的知识面,更为大家提供了一个与专家面对面交流学术问题的宝贵机会。
王建祥副教授指出岩土的理论研究与发展大体上可归纳为三步曲:试验研究或工程调研、模型假设和工程验证模拟,三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通过对土体开展相关的实验,可得到土体的本构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土体的计算模型,最后通过比较实验结果与模拟结果来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关于土体的研究方法,王建祥副教授强调:一是要重视试验研究,试验研究是对土性认知的必由之路,是继承和发展前人成果的基点,土工试验在研究及工程应用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二是要合理地应用假设进行科学的归纳和抽象,运用合适的理论建立相应模型;三是必须要进行模型验证,实际工程中土体的应力与应变千变万化,研究过程中需要进行必要的修正并最终得出反应土体本构关系的模型参数。他指出土体的变形特征研究方法主要来源于材料力学的教程,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力学的相关知识,并在日常的工作学习中积累力学概念的知识。王建祥副教授鼓励大家夯实基础,关注前沿学科,并通过广泛的学术交流提升研究能力。
讲座现场
此次讲座主题鲜明、逻辑严密、内涵丰富,反响热烈,师生不仅对土体力学有了全新的了解和认识,更拓宽了师生们的专业视野和科研思路,也让同学们认识到要将专业学习和职业生涯规划紧密结合的重要性。
来源:建筑工程学院
文字:吴永松
图片:洪昌娅 黄娜
审核:蒲红霞
校审:蒋坤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