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9日下午2点,在贵州民族大学人文科技学院修身楼207教室召开了徐家云教授的关于振动控制方面的讲座。参会人员有建筑工程学院教职工以及2018级土木工程专业的同学,约200人。
徐家云教授作为建筑工程学院院长,不仅平时要管理学院科研和教学方面的大小事务,而且还担任了教学任务站上了三尺讲台,为18级土木工程专业三个班的同学讲授《结构抗震设计》课程。本次讲座内容为将徐院长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高层工业厂房结构振动控制理论研究》(51278393)内容与《结构抗震设计》课程的有机结合体。徐院长为2018级土木工程专业学生量身定做了一场讲座。
徐院长打破传统讲座方式,先将整个讲座的思路和框架写到黑板上,带领学院师生先熟悉讲座框架,再详细讲授每个关键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让讲座变得浅显易懂却又不缺深度。讲座从研究背景和意义出发,提出了高层工业厂房中由于闪蒸罐的存在会使结构产生较大扭转振动和层间响应问题,并通过ANSYS和MATLAB对其进行自振特性分析和时程分析找出薄弱层。
针对薄弱层,徐院长提出了利用粘滞阻尼器和磁流变弹性阻尼器安设到高层工程厂房的不同位置,考虑厂房的振动控制的方案。利用数值分析法分别从粘滞阻尼器对厂房中的设备进行振动控制、磁流变弹性体阻尼器对偏心工业厂房进行振动控制、磁流变弹性体阻尼器对钢框架结构的减震效果分析以及粘滞阻尼器和磁流变弹性体阻尼器共同作用对偏心工业厂房进行振动控制,通过四个方案分析后确定优选减震方案。
最后,徐院用丰富的图片展示了振动台试验模型和两种阻尼器安设的位置,让同学们有感官认识,还简单地介绍了两种阻尼器的工作原理,并将振动台试验结果与ANSYS计算结果在无控和有控情况下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了混合控制优于单一阻尼器控制等结论。
徐院长在讲座过程中还不忘提醒各位老师和同学,要学会图表并用的方式撰写论文。徐院长的讲座是从发现问题开始,到提出解决方案,再到优选方案与结论的过程,思路清晰,让在场师生听得津津有味。在互动交流环节,老师和同学们提出了“磁流变弹性体阻尼器安设的具体位置,是否影响墙体的砌筑?”、“如果在地震过程中导致磁流变弹性体阻尼器断电失效时怎么处理?”以及“两种阻尼器的寿命分别是多少年?”等专业又犀利的问题,徐院长都耐心地对问题进行了一一解答。
徐院长的讲座语言生动幽默,能将复杂的科研问题讲得浅显易懂,体现了徐院长的演讲功底过人,老师和同学们都希望这样精彩的讲座再多来几场!
贵州民族大学人文科技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2020年12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