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天地广阔,是青年学子们施展才华的舞台。清晨,东方出现了瑰丽的朝霞,村子里的屋顶飘着缕缕炊烟,空气中弥漫着轻纱似的薄雾。经过了昨天的初步探寻与了解,2023年7月16日,建筑工程学院“同心同行”民族团结实践团队怀着兴奋和激动的心情开启了正式的助力工作。
产业振兴和乡村基础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为充分解决板弄村新寨组当下的难题,实践队伍在春晖使者罗仕宏同志的带领下,来到了新寨组新规划的露营基地和需要改造的公共设施现场。队伍一行人结合本专业特色做好现场勘察工作,认真分析现场情况并做好记录。随后一同回到工作室商讨基地的建设规划。
为更全面了解村情村史,实践队在村里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了贵州册亨北盘江国家湿地公园科普馆,对本土的民族特色、乡村产业和丰富多彩的动植物进行深入挖掘,分为:服饰、习俗、建筑、歌舞、磨经、浪哨六个部分。在这片丰沃的土地上,有刀耕火种的原始生产方式,有图腾崇拜、佛道巫术、祭祀乐舞的宗教遗留;有创世神话、讴歌祭调、谣谚传说一直到各类迁徙、叙事、自娱的民间歌舞艺术;也有从远古岩画、古黔青铜器、寺庙雕刻、蜡染刺绣、鸡卜星历、地戏、阳戏、摊戏、花灯一直到民族服饰、民族曲艺、民族图案及工艺品得以存在的精神氛围,表现出这片土地上特有的自然形态和文化形成。
让实践队伍深切的感受当地蕴含的文明乡风、良好家风与淳朴民风。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青春,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三下乡的第二天,实践队伍感受到了新寨村民的浓浓热情,更感受到了特色民族村寨风景的秀丽,我们秉着"民族团结,乡村振兴"相互融合发展的理念,把工作做实做透,体会驻村工作队员和基层干部的工作艰辛,感受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和勤劳奋斗精神,为乡村振兴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在今后的发展就业中,深植民族思想,懂乡愁,报家乡。
文字:吴佳依林
图片:吴佳依林 韦季车
排版:张梨烽
一审:张益
二审:李玥
三审:田雪